智能電能表功能標準越來越規范化
從不久之前開始,基于各種高新科技技術的發展,使得關于電網的智能化儀器儀表飛速前進,就拿智能電能表來說吧,它現在正處于迅速發展的狀態。正是因為智能電能表突飛猛進的發展,國家對其的重視也是越來越高,近日,國家能源局批準發布了《智能電能表功能規范》等8項智能電能表標準,進一步推動我國智能電能表技術發展,提升智能電能表安全防護、防竊電、抗強磁干擾等技術水平,為智能電網建設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2009年以來,我國智能電能表預付費電能表開始逐步取代機械式電能表。由于缺乏統一標準,智能電能表存在功能定義不清晰、外觀結構不統一、軟件版本多以及通訊協議不兼容等突出問題,不僅困擾著電表企業的設計生產,也影響了智能電能表的推廣應用。為適應智能電網建設和分布式能源接入、能效計量、階梯電價等政策的實施以及用戶對電能表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功能性的新要求,2010年,國家能源局組織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力行業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啟動了能源行業智能電能表技術規范的制定工作。結合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及發電集團等取得的重大技術攻關和實踐經驗成果,經過廣泛討論和大量試驗驗證,形成了能源行業智能電能表系列標準。
此次發布的系列標準分為功能、型式、技術、安全認證四部分,分別從功能定義、外觀結構、技術指標、試驗檢測等方面進行規范和統一。一是明確智能電能表的定義及功能。可實現電能量雙向及階梯計量、負荷控制、智能防竊電、實時監測、信息交互等多種功能;二是統一外觀結構。智能電能表外觀型式設計由原來的上千種縮減至4種,大幅降低了電能表企業設計、開發、加工等成本;三是統一通信規約及安全規范。實現了電能數據采集與設定雙向交互,電表數據可實時采集、網上繳費和電量信息查詢等功能,可為智能家居的電能應用提供大數據、云計算等數據支撐;四是創新提出電源電壓影響等多個試驗方法。建立了標準化檢測方法體系,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可靠水平,提升了智能電能表企業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相信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對智能電能表系列標準,會對我們智能電能表行業的發展起到一個提升的作用,通過這一規范的確定,讓我們電表行業在各個方面都能得到有利的發展。我們會用我們的實力來證明我們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