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表關系到千家萬戶,涉及到用戶的電費支出,所以說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尤其電力改革的推進,一些智能電表應用而生的,比如說智能多用戶電表就是一種,多用戶電表有哪些好處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這里不需要過多的描述了,智能電表讓用戶繳納電費更方便了,有的地方甚至已經實現了微信繳費,但是最近又爆出一則消息,讓有些用戶對電表不放心了,說的是電表可能有貓膩,電表明明沒電了,但是繳費100元以后,收到的短信提示卻是:您的電費賬戶余額還有175元,繳費和余額不一致,這是怎么回事呢?
電表和余額提示不一致,到底誰在說謊呢?要弄懂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兩個系統,一個電表系統,一個電費賬務系統。電表系統就是連接著用戶,記錄著用戶每時每刻的用電情況,而電費賬務系統是與電表連接在一起的,每月在固定的日子抄取電表內的電量讀數,計算出本月用戶的電費。所以電表上的數據和電費賬務系統的數據會出現不相等的情況,所以才會出現多用戶電表和余額提示不一致的情況。
這下小伙伴們知道原因了吧,其實不是電表有貓膩,只是電費余額統計的滯后性,這其實和我們的信用卡有關,每個月固定的一天是賬單日,過了賬單日刷的錢就會記錄到下個月的還款計劃,而本月的是不用還的。這下大家對這個事情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吧,我們的多用戶電表還是非常實用的,而且更安全,不會出現大家說的所謂的貓膩的。